大家好我是小蝌蚪,独乐寺观音阁,关于独乐寺观音阁的基本详情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,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独乐寺位于蓟县县城内,相传始建于唐,后经辽统和二年(984年)重建,现存辽代建筑尚有山门及观音阁两处,今存之建筑的木构部分为当时所建的原物。
2、观音阁位于山门以北,重建于辽统和二年,面阔五间(20.23m),进深四间八椽(14.26m)。
3、外观2层,有腰檐、平坐;内设三层(中间有一夹层)屋顶为九脊殿式样(清称歇山顶)。
4、这座建筑的特色是中空,四周设两层围廊,空间构思独特。
5、台基为石建,低矮且前附月台。
6、平面为宋《营造法式》中,称为“殿堂”结构中的“金厢斗底槽”式样,并在二层形成六边形的井口,以容纳16m的辽塑11面观音像。
7、柱子仅端部有卷杀,并有侧脚。
8、上、下层柱的交接采用叉柱造的构造方式。
9、由于上层和夹层的檐柱收进约半个柱径,在外观上形成稳定感。
10、位于底层斗拱以上和平坐楼板以下的夹层,在柱间施以斜撑,加强了结构的刚度,它经受了千年来多次地震的考验,证明结构是合理的。
11、斗拱的种类有24种。
12、上檐柱头辅作(斗拱)双抄双下昂,昂尾压在草栿之下。
13、补间辅作只一朵,下面承以斗子蜀柱或驼峰。
14、梁架分明栿及草栿两部分,仍用叉手与托脚。
15、大部天花用平闇,仅当心间中央用八角形藻井。
本文关于独乐寺观音阁的基本详情介绍就讲解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