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清朝的家具才有贝雕的?

2022-10-31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:佚名
最佳答案回答1:贝壳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,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。5000~6000年前,我国沿海地区及其附近岛屿,生活着众多的原始人群,他们依靠海洋生活,他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都堆积有大量的贝丘,贝丘中有蛤蜊、鲍鱼、海螺、长蛎、玉螺等20余种贝类化石,还有许多贝壳上有钻孔,显然曾经作为装饰品使用...

回答1:
贝壳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,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。5000~6000年前,我国沿海地区及其附近岛屿,生活着众多的原始人群,他们依靠海洋生活,他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都堆积有大量的贝丘,贝丘中有蛤蜊、鲍鱼、海螺、长蛎、玉螺等20余种贝类化石,还有许多贝壳上有钻孔,显然曾经作为装饰品使用。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有关巫觋的墓葬,还发现有三组用蚌壳摆塑的动物形象。

商代到秦代,贝类中的一种,被打磨穿孔后,长期当作货币使用,这就是贝币。春秋战国时期,贝壳被普遍制成项链、臂饰、腰饰、服饰等,甚至还出现了马饰、车饰。春秋战国时期,鲁国的三成将士都用红线穿贝壳作坠饰,以壮军威。

秦汉时期,冶炼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贝壳的雕琢开辟了新途径。艺人们利用贝壳的色泽,将一种较平整的贝壳磨成薄片,再雕出简单的鸟兽纹图样,镶嵌在铜器、镜子、屏风和桌椅上作装饰,俗称“螺甸”,这种工艺目前不少地区仍然保留着。

宋、元前后,中国民间的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已经十分流行。品种有各种人物、动物、花卉、挂屏等陈设品;各种文具、烟具、台灯等生活用品。色彩绚丽,形状奇异,自然美观。

解放后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,各地贝雕工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注意吸收牙雕、玉雕、木雕和国画等众家之长,结合螺钿镶嵌工艺特点,研究成功了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,从而揭开了贝雕工艺史崭新的一页,产品大量出口创汇,畅销国内外市场。

声明:荔枝百科 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我们删除